转基因食品如何吃得放心 苏州代表争相支招

文章来源:新华网 

 

    食品安全全社会关注。如今,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等越来越多地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这些食品的安全如何管好,如何让老百姓放心消费?在此次全国人代会期间,来自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钱海鑫和陈宗器分别提交了相关建议。
    对很多百姓来说,转基因食品已不是什么新鲜产品,但对于其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却始终没有最全面、最权威的定论。相关资料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已经多年,食用该食品的人数也已超过10亿。尽管至今全球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报告,但钱海鑫代表认为,“要说明转基因食品存在问题,一个例子就足够,但要证明它是安全的,还需要经过长期的验证”、“对于非食用的转基因生物,如抗体棉花等,大家的担忧会少一些。但对于转基因食品,在没有得到最确切的安全证明的时候,很多消费者还是会有疑虑”。为此,他建议,要积极推进对转基因的研究,对转基因作物的推广要采取更谨慎的态度。在加强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同时,他还建议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监管力度,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品种、进口来源、包装和加工后出现的新形式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实施监管对策。此外还要尽快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检测体系,促进转基因食品的规范化管理。
    辐照食品是指用相关射线或电子束辐照加工处理的食品,包括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食品经辐照可达到杀菌、杀虫、抑制蔬菜发芽、延迟果实成熟等目的。陈宗器代表发现,目前市场上许多经过辐照的食品在外包装上并没有明确标注。经过调查,他了解到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清楚“辐照食品”为何物,而厂家则担心标注“辐照”会引起消费者的不理解。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已出台辐照食品标识管理的有关法规,但由于辐照食品鉴定的国家标准并未建立,导致国家对辐照食品的标识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为此,他建议,及时修改和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辐照食品鉴定的国家标准,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作定期动态评价。同时应加强对辐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促使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建造辐照装置,按照辐照剂量要求生产辐照食品,并严格执行辐照食品包装标识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和要求,在包装上作明确标注,让消费者先知情后选择。

 

 

网站制作: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信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