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支持中国发展转基因粮食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年1月31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这引发对转基因粮食作物如火如荼的口水式批评,很可惜,大多数文章缺乏经济全局观与最起码的科学素养,动辄进行“丧权辱国”的煽情。
  对转基因粮食最严重的质疑来自于安全、专利与农民失业。转基因作物最可怕的是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民间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测试缺乏常识。比如有实验者将抗虫害的转基因大豆豆渣直接喂养肉鸡,引发可怕的后果。因为油脂的化学性质,转基因大豆用于榨油是安全的,直接食用大豆并不安全。安全是有覆盖面的,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百分百的安全。
  有人耸人听闻地把生育能力与转基因纠缠在一起,更是头脑不清。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机构能够把生育能力下降的数据与任何因素明确地联系在一起。西方著名的转基因食品与小鼠试验,已经被证明偏向性地选取样本。
  至于说我国粮食安全将完全让位于国际垄断巨头,同样可笑。不发展转基因粮食,我国种子领域照样是西方与日本种子公司的天下。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农民都购买国外的茄子等种子,不是农民不爱国,而是国外的茄子长得快。这是中国农业领域育种人员的耻辱,也是农村制度缺陷的典型反映。某些所谓的农业育种人员拿了政府的钱,在农村坑蒙拐骗,最终失去了农民的信任。所以,不要再弹什么非转基因领域中国是巨无霸的谎言了。只有在转基因领域,中国还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希望。
  让人担心的是专利,据绿色和平组织披露的消息称,中国正在研发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涉及多项国外专利:华中农大的Bt转基因水稻至少涉及11~12项;中科院的CpTI转基因水稻至少5~7项国外专利。中国需要向国外缴纳高昂的专利费用,在农业、家电等方面一样被人卡住咽喉,这是抵制转基因技术就能解决的吗?
  多数二十年期的专利期已经十年,再过十年就将失效。另一方面,中国只要对技术进行改进、只要有独创的技术,也可以申请新的专利,谁说转基因领域就一定是西方人的天下?持有这种观念的人,骨子里就认准了中国人在科研领域永远落后于西方。
  至于多数农民失业,呵呵,怎么到现在才想起这个问题。中国农民工这一词汇载入史册的时候,农民显性失业已经到达高峰,那正是小农经济向城市化转型的必然结果。
  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给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给消费者最大的知情权,公开所有的专业与非专业信息,非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食品有明确的标识,由消费者进行抉择,企业在市场上愿赌服输。

 

 

网站制作: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信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