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消息 我国留美学者张涛的最新研究在糖尿病转基因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发现在三种重要的胰岛调控转录因子混合诱导下,胰岛导管细胞和外分泌细胞分化成为胰岛素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内分泌学》和《生物化学杂志》杂志上。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源于多种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人体内胰腺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失控升高,会引发一系列非常严重的系统并发症。世卫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2.8%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每年有320万人死于糖尿病。目前,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它虽然能暂时控制血糖,但仍可能引发系统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最终福音是胰岛再生或移植。而这一人类医学难题还需要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来攻克。
张涛2006年获得武汉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新奥尔良儿童医院从事糖尿病研究。张涛博士的研究项目围绕一种与胰腺发育相关的基因。前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尿病的疾病机制,他发现了可以调控胰岛素及其他胰岛素调控基因,在胰岛发育过程中形成一个调控回路网络,起着决定胰岛素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作用。
现在张涛已经由最初的糖尿病基础研究转向了前沿的转基因治疗研究。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有关INSM1因子诱导胰岛分化的报道,为该基因的研究赋予了新的意义。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同类研究已发现一系列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调控胰岛发育和胰岛素表达,并成功诱导其他细胞分化成胰岛素细胞。但是多数研究诱导效率太低,或胰岛素阳性细胞转化率过少;或胰岛素表达丰度过低。干细胞技术研究虽然相对高效和安全,但干细胞来源有限,还存在异体移植免疫排斥的问题;而且大部分研究使用多种化学试剂、生长因子等,对人体存在不可预知的隐患。
具体来讲,这一研究与其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三大优势。第一,该成果具有非常高的诱导效率;无论诱导的胰岛素分泌水平或胰岛素阳性细胞率都比以往同类研究高出4倍至6倍,能够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达到治愈糖尿病的水准。第二,这一研究目前采用腺病毒技术进行介导,在体外实验上具有高效和便捷的优势;虽然存在免疫排斥和生物毒性的隐患,但是后期的临床应用将使用相关基因的蛋白质替代腺病毒表达进行直接转导,比现今的转基因技术更加安全高效。第三,这项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也是其最重要的优势;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胰腺外分泌细胞占胰腺细胞的80%以上,可以提供大量的母体细胞供自身转化诱导所用,没有器官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或干细胞疗法中存在的供体数目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