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生物安全网于2009年10月22日发布了“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在清单中审批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09)第072号”和“农基安证字(2009)第073号”,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申报的“转crylAb/cryl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转crylAb/crylAc基因抗虫水稻Bt汕优63”的两个水稻品种已获得安全证书,有效期为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这是我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这也意味着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即将打开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闸门”。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已投人数以亿计的资金进行开发和推广。2008年7月9日,一项高达240亿元人民币的转基因研究项目通过国务院审议,成为与大飞机研制并列的重大项目。转基因棉花在我国进行了广泛推广并已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个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品种让人充满了期待。
转基因水稻品种必将在5年内进入推广应用、规模化经营和商业化运作的阶段;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广泛推广,每年将可节省数10万t的农药,并将解放大量农村劳动力,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大众食物的危害;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如果在转基因水稻品种中嵌人“高产基因”,将可实现常规杂交方法不能实现的、袁隆平院士所期望的、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单产900kg/667m2目标。
培育成功的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必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预期,投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研发、推广和种植的组织、个人,也将会在技术推广和转让、新品种销售和种植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