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质信息 |
种业信息 |
农业知识 |
种质保存 |
信息交流 |
关于我们 |
|
|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新闻内容
|
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益 |
---来源科技部 作科所信息室发布于2008-2-18 |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强调资源利用、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信息网站、资源田间集中共享展示、优异资源通讯、资源目录等多种形式,推动种质资源实物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价值和效益。2007年,向全国1831个单位提供了6.3万份次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用于新品种选育、资源研究、生物科学研究和农林生产等。2003年以来,实物共享份次年均增长37%。 提供的优异种质在科研和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利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03-2007年,利用提供的种质,累计推广面积10.74亿亩,增产265.38亿公斤,新增产值528.83亿元。如利用提供的野生稻优异种质选育出“测258”等5个野栽型强优恢复系,育成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稻新组合17个,累计推广面积1.17亿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广西大学农学院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国家麻类中期库”提供的野生红麻资源UG93,从其后代中发现了一株表现为质量性状遗传特性的雄性不育突变体,并以此作亲本,通过与栽培品种多次回交,选育出首个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03A”,建立了三系配套的杂交红麻利用体系,取得了国际首创的研究成果。 利用分发种质“明恢63”(RD00281)、“多系1号”和“IR-BB 60”,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成功选育出优质、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高配合力恢复系“中恢8006”,并分别组配出国稻1号、国稻3号、II优8006、内2优6号等超高产品种。 |
本文件的附件请点击这里-->
|
|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信息研究室 |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100081 |
电话:010-62186693 |
信息反馈: |
|
|
|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AAS, All Rights Reserved |
|